• 08/13/2025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45家险企(59家人身险公司、75家财产险公司、11家再保险公司)披露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险企分别有66家、75家。上半年,在已披露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的137家险企中,偿付能力达标的有132家,评级为AAA的有14家;不达标的有5家,与上季度持平。 两项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分化 根据偿二代新规,2025年二季度,66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占比不足50%;75家险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占比过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66家险企中,人身险公司33家、财产险公司31家、再保险公司2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75家险企中,人身险公司42家、财产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3家。 中华保险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认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分化,本质上源于两者对资本“质量”和“期限”的认定标准不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仅计入核心资本(高流动性、高损失吸收能力的一级资本),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额外...
  • 08/12/2025
    “当前,金融科技已经从1.0发展到3.0或进入4.0阶段,金融科技赋能整个金融业的发展,不仅让金融业务效率提升,而且为整个金融行业各个层面带来质的飞跃。”日前,在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共同主办的“2023第十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上,多位专家围绕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展开思想激荡,探讨并展望了金融科技的发展新趋势。 金融科技融合加快 经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新技术、数字化与金融业务、金融功能、金融要素的融合越来越深入。 “金融科技包括金融和科技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金融的改革与发展都与科技进步有关,而科技创新促进了金融变革和效率提升。”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在致辞中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与金融领域客户服务、产品创新、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等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对金融服务全流程进行模式重塑和智能赋能,由...
  • 08/12/2025
    连日来,一场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热浪正在影响我国,近20省(区、市)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发出多个高温预警。近日,瑞士再保险发布《2025年SONAR》(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极端高温已超过洪水、地震和飓风,成为最致命的灾害。 极端高温年致死48万人 报告指出,极端高温事件的显著增加成为最重要的新兴风险之一。极端高温事件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极端高温死亡人数约48万,已超过洪水、地震和飓风致死人数总和。 报告强调,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人员伤亡,还广泛波及能源、电信等关键行业。例如,电信行业面临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故障、地面电缆损坏等重大风险。叠加强风的热浪还会显著提升山火发生的可能性。据瑞再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至2024年,全球因山火造成保险损失785亿美元。 瑞士再保险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表示,极端高温事件曾被视为“隐形灾害”,因其影响较其他自然灾害更难察觉。但随着高温热浪持续时间更长、温度更高的趋势日益显著,亟待全面认识其对人类生命、经济、基础设...
  • 08/11/2025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记者李延霞)记者18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服务,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提高消费金融公司准入标准,强化业务分类监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办法提高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的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标准以及最低持股比例要求,提高具有消费金融业务管理和风控经验出资人的持股比例,提高消费金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要求由不低于30%提高至不低于50%,有利于压实股东责任,增强股东参与公司经营意愿,同时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避免由于股权相对分散而出现公司治理失效失衡的问题。   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进行了优化调整,区分基础业务和专项业务范围,取消非主业、非必要类业务,严格业务分级监管。办法明确了消费金融公司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声誉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监管要求,优化增设部分监管指标,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办...
  • 08/11/2025
    近期,多家银行在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调整领域动作频频。实际上,自年初以来,已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对旗下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调整,引发市场关注。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的调整,是强化投资者保护、落实监管要求的重要举措。随着《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实施,预计后续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动作,风险评级的动态化和标准化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常态。   5月23日,农业银行在官网发文表示,针对所有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持续开展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工作。该行采用与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公布的基金评价机构合作模式,按照“事前+事后”“定性+定量”的方法,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并依据“孰高”原则确定最终风险评级。   5月9日,中信银行在官网发文表示,自5月12日起,上调158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涉及南方基金、中银基金、华安基金、广发基金等55家基金公司。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银...
  • 05/12/2025
    一、舆情简述 (一)事件核心要素 2025 年 4 月 9 日晚,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主持召开人力与科技板块员工代表座谈会,围绕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 与 "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 议题展开讨论,会议持续至次日凌晨 2 点 30 分。公司内部通讯稿将此次会议定义为 "突破传统管理范式,构建高效协同机制的关键探索",强调通过深度沟通推动管理效能提升。 (二)舆情发酵节点 事件经员工匿名爆料后,4 月 21 日 #阳光保险凌晨开会#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 17 位,引发公众对金融企业加班文化的集中讨论。截至 4 月 25 日,相关话题阅读量达 1.2 亿次,讨论量 3.7 万条,衍生出 "保险行业加班潜规则"" 管理者时间管理能力 " 等关联议题。 (三)核心争议焦点 管理效能质疑:68% 的网友认为 "凌晨会议" 与 "高效管理" 存在逻辑矛盾,指出 "有效沟通应建立在精力充沛的基础上,深夜开会易导致决策质量下降"。 劳动权益争议:32% 的评论提及《劳动法》第 41 条关于加班时长的规定,质疑公司是否存在 "隐性强制加班",部分员工爆料 "日常加班至 22 点已成常态,周末轮值制度缺乏弹...
  • 04/10/2025
    本报记者 仇兆燕 《说文解字》解释:判,分也;调,和也。多元纠纷调解机制能较好地平衡各方利益,以平和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仅体现了我国长期以来“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和纠纷解决艺术,更是金融领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4月3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共七部分23条,涵盖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领域金融纠纷调解业务。从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增强调解组织的中立性、独立性和持续运行能力,扩大调解服务覆盖面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健全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意见》提出,利用3年时间,夯实金融纠纷调解各项工作基础,拓展金融纠纷调解功能作用,提升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整体效能,基本实现金融纠纷调解制度完备精细、金融纠纷调解组织规范专业、金融纠纷调解渠道畅通高效、各方参与金融纠纷调解工作主动充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的工作格局。 加强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 作为&l...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