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普金惠”赋能长尾群体

发布时间: 2025-08-12
 浏览次数: 8

为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2024年,青岛金融监管局在辖区部署开展了“普惠金融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从4个方面提出18项监管措施,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推动了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青普金惠”服务品牌。

□记者 姚慧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群众生活的“小日子”、企业经营的“小生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青岛市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6.4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95个百分点。2021年-2023年,青岛市连续三年获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2024年综合指标考核居计划单列市第一位。

惠小惠微惠农

普惠金融重点是针对包括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涉农人员等长尾群体的惠小、惠微、惠农、惠新。在“普惠金融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中,青岛金融监管局聚焦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民生金融、综合服务等六大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对应开展六大专项行动,建立六项机制。青岛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六大行动具体包括:益企助微、益企惠民、益企兴农、益企益商、益企利民、益企提质,目的是构建“普惠+”综合服务模式,以普惠金融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金融服务,实现辖区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大提升,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青普金惠”普惠金融服务品牌。

青岛莱西是生鲜牛乳产业“重镇”。在这里,奶牛对于养殖场和奶农来说,是赖以发展的“命根子”“钱袋子”。莱西市的荷斯坦奶牛养殖场属于青岛市的大型养殖场,旗下6个养殖场饲养奶牛1.5万多头,日均产乳170余吨。“我们成本的70%是草料成本,1.5万头牛每天光吃就得吃掉100万元的草料。银行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我们的研发和草料购买的费用,再就是购买小牛和繁育小牛,没有银行的支持我们发展不了这么快。”莱西市的荷斯坦奶牛养殖场场长王义坚向记者介绍。

青岛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牛转乾坤贷”奶牛养殖专属信贷产品,为王义坚解决了5000万元贷款。青岛农商银行对辖内奶牛养殖大户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通过落实利率优惠政策、降低融资门槛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助力奶牛养殖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截至2024年12月末,青岛农商银行莱西支行完成养殖户贷款授信审批96户,授信金额1.23亿元,开展业务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08亿元。

青岛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刘振岳向记者介绍,该行通过搭建“总、分、支”三级联动的普惠金融组织架构,上线“普惠智慧平台”等数字化、智能化营销工具,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以标准化、集约化流程服务“三农”客户,提升服务质效。建立并完善了普惠小微贷款产品体系,有效解决普惠客群融资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起服务范围涵盖青岛城市、村庄、社区、市场、偏远海岛等区域的金融服务网络,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进行了党建引领创新“六位一体”模式集中签约。银行、保险公司分别与当地农业公司、合作社签署了合作协议。所谓“六位一体”模式,是指“国有企业+银行机构+保险公司+种植公司+村集体+村民”的“六位一体”托管经营模式,发挥多元主体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优势,加快农业集约规模经营,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国寿财险青岛分公司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风险因素,从产量、收入、气象指数等多个方面设计保险产品,农户最终选定试点产量保险,考虑到农产品的实际产出,确保农户在遭遇减产时仍能获得一定的损失补偿。国寿财险青岛分公司农业保险部负责人马春燕表示,本次投保的商业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产量保险为农户带状复合种植的2600余亩玉米、大豆提供了140余万元风险保障,“若农户承保的复合种植玉米大豆因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病虫草鼠兔鸟害导致保险大豆、玉米每亩实际产量低于每亩目标产量,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截至目前累计赔付19万余元。”

惠新惠特色

放眼青岛市区,大街小巷的“口袋公园”充满生机,扮靓城市“方寸之美”。市南区的口袋公园“小景大美”,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有了这个小公园,我们感觉方便多了,散个步、健个身,还能领着孩子游玩。”提起家门口的小公园,周边的居民纷纷点赞。

青岛森石源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口袋公园”建设公司之一,是一家综合性园林生态工程公司。2024年初,由于企业养护管理面积进一步扩大,经营周转资金需求也随之增加,该企业面临短暂性流动资金缺口。青岛银行“服务专员”在得知企业金融需求后,随即进行调研走访,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发放16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满足企业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一旦采购合同签订,要迅速进场开工。以往受资金掣肘,我们在投标承接项目时力不从心。‘政采快贷’让公司运营发展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该企业负责人说。

青岛银行的专业化普惠客户经理队伍在业内小有名气,同时他们还有专业的小微金融队伍,为推动普惠服务的下沉与扩容,该行针对不同地区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化、专业化支行,针对科技金融业务,在青岛高新区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科技支行”;针对文化创意产业,成立了“文创支行”;针对青岛港口贸易,成立了“港口支行”。

青岛银行科创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部)总经理徐世军介绍,青岛银行与全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及省、市征信服务公司合作,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出多款服务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目前,青岛银行推出30余款普惠金融产品,形成较为完善的普惠融资产品体系。围绕特色产业,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基本实现普惠金融总量足、结构优、节奏稳的总体目标。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普惠贷款户数超过5.4万户,普惠贷款余额超450亿元,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9个百分点。

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的发展,塑料新型管材技术更新迭代十分迅速,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城市市政建设工程应用管材的选择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品种。作为国内聚乙烯管道制造商之一,青岛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加大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的研发和生产,拥有几十项发明专利,年产能达4.5万吨。“我们的产品寿命长是它最大的优势,普通钢制管道的寿命是10年,而我们这种供热管材可以使用50年。由于技术领先,我们也不缺订单,最缺的是周转资金,银行确实是我们发展路上最好的伙伴。”该企业负责人骄傲地说。

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了解到,企业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生产工厂”资金投入大,还需要资金支持用于技术创新升级,提升塑料管材工艺效能。企业出题,金融作答,青岛中行通过“惠如愿·专精特新贷”产品,满足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融资和轻量化定制需求,向企业发放900万元贷款,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为科技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融资之门。

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建设金融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科创小微客群的支持力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数量近4000户,累计授信金额超过7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0亿元。

  • 返回顶部